2021年就業工作有了2020年總結的經驗,結合學校對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的全面部署,面對疫情的反複和嚴峻複雜的就業形勢,在學校黨委、校領導的堅強領導和支持下,在全院領導和各位教師的通力協作下,經過全體就業指導人員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順利展開,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預期的目标,現就2021年我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做以下小結:
一、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
1、2020年9月成立了我院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院的畢業生就業工作,由院長、黨委書記為組長,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學生教學工作的院領導、學工辦主任、就業輔導員、畢業生班主任組成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小組,進行細緻周到的安排,加大了對畢業生的就業宣傳、就業教育等。
2、重視就業指導工作。我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今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調整充實了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開會,讨論、研究、部署畢業生工作,為适應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變化,進一步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就業統計機制改革,全國就業中心優化升級全國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與畢業去向登記平台,實現部、省、校三級就業數據實時同步。我院領導多次開會要求各位就業指導老師需要熟練掌握“全國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與畢業去向登記平台”并強調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列入工作的重點。一年來,我院始終把就業工作作為重點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并結合實際制定學期就業工作計劃,統一部署就業工作。
二、2021屆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1、畢業生基本情況和就業狀況
專業 |
社會體育 |
休閑體育(含海上運動) |
畢業生人數 |
51 |
118 |
就業人數 |
50 |
110 |
未畢業人數 |
5 |
12 |
就業率 |
98.04% |
93.22% |
我院2021屆畢業生人數:169人,共就業人數:160人,截止2021年8月31日,就業率:94.67%,其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畢業人數51人,就業50人,就業率98.04%;休閑體育專業(含海上運動方向)畢業人數118人,就業110人,就業率:93.22%。
2、畢業生就業去向
2021年我院畢業生有3名同學考取研究生,其中戶歡春同學考取浙江師範大學、範尹豪同學考取河南科技學院、林新鑫同學考取蘇州大學,占1.78%。3人應征入伍,占1.78%。29人從事教育行業,占17.16%。66名同學從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39.05%。12名同學從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9人從事批發和零售業,并且我院有7名同學進行自主創業。
單位行業 |
就業人數 |
就業率 |
采礦業 |
1 |
0.59%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 |
2 |
1.18% |
房地産業 |
4 |
2.37%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1 |
0.59% |
建築業 |
5 |
2.96%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3 |
1.78% |
教育 |
29 |
17.16% |
金融業 |
2 |
1.18%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3 |
1.78% |
農、林、牧、漁業 |
2 |
1.18% |
批發和零售業 |
9 |
5.33%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66 |
39.05%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2 |
1.18% |
制造業 |
7 |
4.14% |
住宿和餐飲業 |
2 |
1.18%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12 |
7.10% |
升學 |
3 |
1.78% |
應征義務兵 |
3 |
1.78% |
自主創業 |
7 |
4.14% |
未就業 |
9 |
5.33% |
就業總人數 |
160 |
94.67% |
3、畢業生留瓊情況
截止2021年8月31日我院共有160人上傳就業網簽。其中海南省生源41人,省外生源119人。海南省生源的41名學生中39人留瓊工作,留瓊率95.12%,2人簽約省外的公司,未留瓊就業人數占4.88%。省外生源119名同學中有58人留瓊工作,留瓊率48.74%,61人簽約省外公司,未留瓊就業人數占51.26%。我院總留瓊率為60.63%。
我院截止2021年8月31日有9人未進行就業網簽。其中1人為海南生源,占總未就業人數11.11%,8人為省外生源,占總未就業人數88.89%。
畢業生人數169人 |
就業160人 |
119人省内生源 |
58人留瓊 |
留瓊率48.74% |
總留瓊率60.63% |
61人未留瓊 |
未留瓊51.26% |
||||
41人省内生源 |
39人留瓊 |
留瓊率95.12% |
|||
2人未留瓊 |
未留瓊4.88% |
||||
未就業9人 |
8人省内生源 |
88.89% |
|||
1人省内生源 |
11.11% |
三、就業工作舉措及成效
(一)就業工作網絡化,着力提升就業服務質量
充分利用網絡平台,做好線上就業服務推廣工作。依托校、院兩級網站、《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就業創業》公衆号、畢業班微信、qq群等網絡平台及時轉發各類招聘信息。
1、進一步提高對就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就業工作作為學院工作的重點和龍頭,加大投入,主動加強與校外用人單位的聯系,“走出去,引進來”,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2、進一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努力提高就業競争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幫助學生調整就業期望,掌握基本的就業技能,成功就業。
3、進一步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把就業與實習緊密聯系起來,利用實習機會,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并使其成為就業渠道的一個突破口,讓更多的學生在實習中就能聯系落實就業單位。
4、提高就業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幫助學生積極利用網絡等渠道收集就業信息,加大就業信息的輻射面,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5、加大對畢業生創業意識的宣傳力度,通過開展講座、報告會等形式,引導畢業生積極創業,以創業帶就業。
6、加強畢業生進行回訪。通過開展追蹤調查,了解畢業生實際的信息反饋和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以及他們對教學環境、教育教學内容、教學方式、考核方法、實踐技能培養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了解用人單位對各專業畢業生的思想品德、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工作業績等方面的總體評價和要求;檢驗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标的實現程度;逐步建立經常性的反饋渠道和評價制度,為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7、聯系擔任學校、事業、企業單位考試、面試考官的老師,舉辦專題講座,為2021屆畢業生參加學校、事業、企業單位等考試打好基礎。
8、邀請部分已通過碩士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特崗教師考試、創業的同學參加經驗交流座談會。
9、做好畢業生論文答辯、“數字離校”等後續工作,确保畢業生安全、文明離校。
(二)就業工作全員化,構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
在疫情反複的特殊時期,學院将以學生為本,通過廣泛宣傳和認真組織,充分利用網絡平台做好就業工作排摸,形成“學校—就業處—學院—(專業老師、輔導員、班主任)”協同并進、四位一體的網絡工作層級,持續為畢業生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高效、更匹配的就業信息和指導服務。學院将密切跟蹤畢業生就業動态,深入細緻地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結合學生需求,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聯動機制,共同營造良好的就業服務氛圍。
(三)就業工作精準化,實施就業分層分類指導
學院将密切跟蹤畢業生就業動态,按照考研升學(出國出境)、考編(考公務員、教師)、創業、就業等不同就業形式,分層分類、深入細緻地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
按照學校就業幫扶制度,建立困難學生就業“一對一”幫扶機制,通過落實上級就業補助、定期談話、定期指導、定向提供信息、重點推薦等措施,為困難群體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确保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畢業生100%就業,其他困難學生能得到切實的幫助,實現充分就業。
根據校團委的指導,對2021屆困難畢業生精準幫扶結對,畢業班輔導員以及團委負責人共結對5名建檔立卡學生,對這5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幫扶,現已經全部就業。
要高度重視學業有困難學生的就業,要積極指導學業有困難學生按時完成學業,對延期畢業學生要做好教育引導。
(四)加強就業指導,轉變擇業觀念
根據各專業特點、社會需求狀況和畢業生實際,學院通過多種形式,緊密結合學院線上開展各種就業指導培訓和講座,加強對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做好專項就業工作。引導畢業生把職業選擇與社會需求、國家發展結合起來,積極就業、自主創業,鼓勵畢業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層去,到基層一線建功立業。認真做好“應征入伍”、“中西部計劃”、“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新疆、西藏專招”等中央基層就業項目的後續跟進工作,積極發動宣傳,認真貫徹落實。
(五)拓展市場空間,提供就業信息
學院通過統籌推進,要發揮了本專業資源優勢,主動聯系用人單位,了解用人情況,做好畢業生推薦工作,以人為本,熱情服務,确保推薦工作落到實處,特别是在涉及畢業生實習單位,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做好各種服務工作;根據學校發布的就業信息,配合學校開展招聘會。同時由專人負責浏覽彙總相同或相近專業的就業信息,組織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求職,和有關人才機構和單位聯系,為學生尋求就業機會,探索新的就業模式。我院積極與三亞第一中學、三亞第二中學、三亞第四中學、三亞實驗中學、我校附屬中學、海南省農墾三亞中、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三亞·鳳凰山國際旅遊度假區三亞夢幻水上樂園、亞龍灣高爾夫球會、明申錦江高爾夫球會、萬科湖畔、森林戶外基地建設定向培養、三亞青鳥戶外拓展公司、三亞港旅國際旅行社、三亞給力體驗會議公司、三亞潛水技術培訓中心等企業、學校單位的聯系,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狀況,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咨詢需求服務。認真開展就業市場調研,進一步發掘潛在就業市場,紮實推進就業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校友優勢,構建校地合作、校産聯合、校企對接的就業育人平台,着力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工作建議
(一)存在問題原因
1、有些學生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即将畢業,沒有擺正自己的心态,對于老師轉發的就業信息太過于挑剔,各位負責人老師一直在做學生心理建設,強調先就業,再擇業。但是還有少數學生不着急。
2、由于體育學院的對口工作相對來說較少,各專業老師都在積極關注收集就業信息,為學生尋找适合的工作崗位。
3、由于今年實行就業網簽,各位負責老師以及負責就業的輔導員都在積極轉發就業辦的通知,但是還有些學生不太理解網簽要求,操作手冊上有些要求細化的條例,例如,去向登記、當兵入伍、靈活就業等。需要上傳的材料模闆,不太明确。
4、個别學生因想服兵役,未能及時就業。
5、學生自身素質影響就業。
6、有些就業單位要求學生領取畢業證後才能夠簽約。
7、學生對今年就業的形勢了解不深入。
8、畢業生對網絡招聘的信任度不夠,有的用人單位宣傳企業情況有出入,緻使學生對線上招聘持謹慎态度,不肯輕易進行網簽。
9、學生對自己的工作定位不夠準确,有好高骛遠的心裡。
1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就業選擇範圍較小,如體育培訓機構、健身房等招聘人數大幅縮減,學校教師招聘多以網上招聘的方式為主,很多學生已按照通知要求參加網上報名,但目前尚未組織考試,所以就業率較低。
11、多數學生在找工作過程中擇業意識傳統,不懂得“先就業,再擇業”,就業期望值過高,擇業方向主要集中在學校,對于其它企業機構考慮較少,也不願意下到農村基層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率。
12、由于體育專業學生較其它專業學生而言,文化底子略薄,面對各類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體育專業學生顯得力不從心,通過考試的人數不多。
13、海南省的事業單位、考取教師以及公務員行業招聘的信息比較晚,每年六七月份才發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就業。
(二)整改措施
1、按計劃、按步驟推進就業工作,确保時效性。
2、及時了解學生就業工作,一旦工作落實抓緊簽約工作。
3、及時了解學生就業動态,采用備用就業方案。
4、引導學生理智看待就業,要讓學生清楚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不要好高骛遠,在考察好單位的情況下果斷出手,不要猶豫徘徊。多投線上和線下簡曆,多創造機會,掌握主動。
5、根據今年整體就業情況向學生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明确就業難度,加緊就業。
6、對學生解釋就業與服兵役不沖突,可先就業,待服兵役時再變更。
7、當前疫情形勢有所緩解,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擴大就業範圍,尋找更多新的就業機會,同時,做好備考複習,繼續跟蹤各學校考試信息。
8、轉變學生非體育教師崗位不去的觀念,引導學生在體育培訓、健身咨詢服務、教練員、公務員、從軍、消防員、公司企業、自主創業及營銷等領域進行就業嘗試,鼓勵學生深入基層,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率。
9、鼓勵學生以體育教育專業為基礎,努力學習其它學科文化知識,改變自身知識結構單一的問題,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拓寬自身就業渠道。
五、留瓊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工作建議
1、相對于内地海南省的有事産業還是相對較少,自貿港建設以來,體育相關的公司入駐海南,為體育學院學生提供了比以往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增加了我院畢業生的留瓊率。
2、海南省相對于内地的花銷較大,人均收入較低。一部分學生考慮到生活開銷,選擇返回家鄉或者在内地找工作。
3、現在各地都在“搶奪人才”激烈。導緻各省份為留住人才而提高人才待遇。而留在海南的門檻較高,例如:學生檔案留瓊需要交納三個月以上的社保,而新疆的學生轉回生源地後很難再轉出。
4、有些學生認為回到内地老家有一定的人脈和資源,更有利于工作的穩定性。
根據以上原因,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就業領導小組以及各專業負責人,繼續推進與校外企業合作,抓住海南建設自貿港的時機,為學生多提供專業對口的就業工作,努力抓住人才。
六、2021屆未就業畢業生年底前工作計劃
截止2021年8月31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還有未就業畢業生9人。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學院書記帶領專業負責人,對所有未就業學生進行一對一的電話溝通,并建立一人一檔,明确學生什麼原因為什麼還沒有就業網簽。我院未就業網簽的學生中,海南生源的學生還在努力找工作。其餘的人有準備考公務員,有的考教師等待面試,有的在準備考消防,還有準備考研的。學院領導以及專業負責人針對以上學生反饋的情況給出相應的建議與指導。針對以上學生,我院還會持續關注,随時關心學生動态,随着學生最新的想法而給予最為學生着想的建議。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2021年9月10日
體育與健康學院2022屆畢業生工作方案
在學校領導、老師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把2022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當前學院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認真落實,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拓展市場空間、提供就業信息、提升服務水平、多措并舉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教育學生轉變就業擇業觀念,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使2022屆畢業生就業工作較好地完成階段性工作目标和任務。現為了做好2022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結合學院實際,制定以下方案:
一 、指導思想
落實人社部和教育部關于畢業生就業的相關要求,響應國家推廣優化招聘服務的号召,建立管理、教育、服務、指導為一體的畢業生就業網絡服務體系,建成學校統籌、學院推動、全員參與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機制。
二 、工作目标
通過全面掌握2022屆畢業生思想和健康狀況,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實際困難,引導畢業生以積極的心态求職就業,增強就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确保實現穩定就業。充分利就業平台做好相關數據統計。通過海南省就業創業服務網以及校就業信息網站、公衆号推進就業市場、學院就業工作微信平台等相關工作,确保我院2022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完成既定目标。
三、主要工作
(一)建立工作機制,加強溝通聯系
成立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院的畢業生就業工作。
1、第一負責人
孟東明 楊騰
2、領導小組
組 長:孟東明 楊騰
副組長:隋國增
成 員:胡富松 張海 周峰 王博文 郭文彬 謝春雨 符運猛 師偉超 莫祥德 王雲富 邢增樂 李潤中 輔導員、畢業班主任
(二)就業工作精準化,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1、進一步提高對就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就業工作作為學院工作的重點和龍頭,加大投入,主動加強與校外用人單位的聯系,“走出去,引進來”,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2、進一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努力提高就業競争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幫助學生調整就業期望,掌握基本的就業技能,成功就業。
3、進一步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把就業與實習緊密聯系起來,利用實習機會,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并使其成為就業渠道的一個突破口,讓更多的學生在實習中就能聯系落實就業單位。
4、完善就業幫扶工作體系,針對重點疫區畢業生、畢業生困難群體(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就業困難)、少數民族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等群體提供“一對一”的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崗位推送工作。在社會資助、社會服務、考研就業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指導;積極開展支教、支邊、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動員活動,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創業。
5、提高就業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幫助學生積極利用網絡等渠道收集就業信息,加大就業信息的輻射面,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6、加大對畢業生創業意識的宣傳力度,通過開展講座、報告會等形式,引導畢業生積極創業,以創業帶就業。
7、加強畢業生進行回訪。通過開展追蹤調查,了解畢業生實際的信息反饋和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以及他們對教學環境、教育教學内容、教學方式、考核方法、實踐技能培養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了解用人單位對各專業畢業生的思想品德、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工作業績等方面的總體評價和要求;檢驗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标的實現程度;逐步建立經常性的反饋渠道和評價制度,為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8、聯系擔任學校、事業、企業單位考試、面試考官的老師,舉辦專題講座,為2022屆畢業生參加學校、事業、企業單位等考試打好基礎。
9、邀請部分已通過碩士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特崗教師考試、創業的同學參加經驗交流座談會。
10、做好畢業生論文答辯、“數字離校”等後續工作,确保畢業生安全、文明離校。
(三)就業工作要求
1、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并研究學院就業指導工作,聽取彙報,提出指導性意見。要求相關人員定期召開就業工作研讨會,每年的5月份之前,每月召開一次,就業工作關鍵的5-6月份則是每兩周召開一次會議。輔導員按時報送學生就業信息,建立就業信息情況定期統計和彙報制度,為學院整體決策提供依據,要求5月底前每周報一次, 6月底實行日報制,8月底前統計初就業率。
2、各專業負責人、輔導員和畢業班主任統籌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負責學院畢業生就業咨詢和指導工作,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優質服務;建立學院的用人單位信息庫和畢業生跟蹤調查檔案以及與就業相關的其他工作。
3、各專業負責人、輔導員和畢業班主任應為畢業生提供及時的政策以及相關信息;提前做好畢業生信息采集工作;為畢業生做好推薦表的審核工作,組織信息的收集與發布工作;對接各用人單位和校企合作單位,向用人單位推介我院畢業生;幫助畢業生線上辦理簽約手續;進行就業率統計工作;畢業生派遣的相關工作。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2021年9月10日
相關附件: |